任伟华:把青春奉献给了邹东这片热土

一、创业名片

       任伟华,女,生于19745月,汉族,本科文化,中共党员,现任山东三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兼任田黄镇妇联副主席、邹城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邹城市第十届政协委员。她心系困难群众,关爱留守儿童,把青春奉献给了邹东这片热土。被评为济宁市三八红旗手、济宁市创业标兵、济宁市巾帼增收带头人、邹城市创业先锋、邹城市十佳巾帼创业之星、邹城最美青年、邹城政协委员、邹城市第十届劳模、邹城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诸多荣誉。

二、创业感言

       返乡创业,做健康农业

三、创业故事

       任伟华,现任山东三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自2012年在邹城市田黄镇扎根创业以来,经过6年多的艰辛努力,她把一座荒山成功打造成一个集生态农业观光、餐饮住宿、会议培训、科普教育、红色文化、亲子体验、拓展训练、国学教育、研学旅游等于一体的国家AAA级景区,在鲁西南地区具有广泛影响。

(一)创业历程

       2012年田黄镇招商引资,任伟华第一次来到这里,看到破旧的村容村貌、光秃秃的荒山,她暗下决心承包荒山,带领当地群众走向致富的道路。20128月份她注资8333万元,流转枣园村荒山土地3000多亩,创办了山东三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冬暖式温室大棚24座,恒温连栋温室1座,占地5万平方米。山上种植果树300多亩,昔日荒山,现在处处生机盎然。

        她聘请山东省畜牧农艺师先后举办培训班60期,培训农民6230人次,提高了农民的种植技术,使他们有一技之长,提高了致富的本领。种植的西红柿、黄瓜、茄子、辣椒等已取得绿色无公害认证。她带领公司采取的“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与种植户实行订单种植。连接农户1500户,种植面积1600亩,基地产量2400吨,2016年采购交易额1920万元,农户获得户均收入1.6万元,超过当地户均纯收入39.8%。果蔬、小杂粮种植加工产业,带动田黄镇及周边广大种植户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了农产品当地种植、当地加工、当地增值的连锁效应。

       2015年的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雪,造成了很大的自然灾害。任伟华早上起来一看路上的积雪有40多公分厚,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她挂念园区的蔬菜大棚,这么厚的积雪把棚压坏了怎么办,必须得去山上。一路上只能顺着别的车走过的车辙走,不能变道,一不小心车身就要掉屁股。本来40多分钟的路程,硬是用了2个多小时。把车放下,抓紧召集园区所有工作人员,从大棚上往下扒积雪,风口的地方积雪达到1米多高,她脱掉棉袄和大家一起先把大棚南边扒出一条路,让大棚上的雪向下滑,厚的地方滑不下来,人上去推下来。棚上下来的雪把棚前的道盖上了,踩上去,把人直接漏下去了,她只露出上半身用耙子再往棚上扒雪。天空中飘飘洒洒的雪一直没停,她中午连饭都没顾得上吃,衣服全湿透了,鞋子里的雪化成水,泡着脚,顾不上冷了,终于在天黑前把24座大棚的雪全部扒完。大棚保护住了,她累得连衣服都懒得换了。一场大雪虽然保住了大棚,但是接连20多天没晴天,导致4棚黄瓜直接绝产,西红柿不结果,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任伟华事后感慨地说:“我终于知道老百姓说,做农业是靠天吃饭的道理了”。

(二)取得的成绩

       公司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大学毕业生、残疾人等260多人参与就业,她们在公司学到了一技之长,拓宽了致富渠道增加了收入,先后走向了致富的道路。公司先后被评为:山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山东省农科驿站、济宁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济宁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济宁市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济宁市科技示范园区、济宁市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济宁市贫困母亲创业基地、济宁市现代农业巾帼科技示范基地、济宁市研学游基地、国家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国家AAA级景区等荣誉称号。任伟华本人也被评为济宁市三八红旗手、济宁市创业标兵、济宁市巾帼增收带头人、邹城市创业先锋、邹城市十佳巾帼创业之星、邹城市最美青年、邹城市政协委员、邹城市优秀共产党员、邹城市劳模等,获得诸多荣誉。 

(三)未来发展之路

       近年来,公司在任伟华的领导下坚持“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品牌创建为核心,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导向,积极打造现代循环农业发展新样本,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健康、高效的现代化循环农业发展之路。2016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5016万元,利润1644万元 。企业年产优质蔬菜 15000吨,水果5800吨,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加快发展以三山农业为核心的“互联网+农业”,大力推动农产品加工增值,促进一二三产融合。立足公司优势资源,加快推进三仙山景区项目建设,倾力打造邹城市田黄镇三仙山休闲、采摘、观光、餐饮、住宿、会议、培训、科普、国学教育、红色文化为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实现全年农业休闲观光服务产值增长40%以上。

(四) 回报社会

       心系群众,精准帮扶暖人心。公司所在地枣园村作为邹城市田黄镇贫困村,全村有18户贫困户,如何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成了任伟华心中第一大事,她和镇扶贫办领导、枣园村委领导开展了逐户走访活动,摸清每户的基本情况,明白了他们的实际需求。对能就业的贫困户任伟华首先安排她们到公司就业,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公司流转他们的土地,给他们分红。对有创业意愿的贫困户,任伟华聘请山东农业大学、邹城农业局专家教授给他们传授科技知识,每年培训人次5000多人,她们学到了一技之长,增加了致富的本领。在公司务工的贫困户每年工资收入20000元以上,流转土地的贫困户,每户收入约3000元以上。截止目前,18户低保户基本实现了脱贫。

        热心公益,关爱邹东留守儿童。高文静12岁在田黄镇中心小学读六年级,爸爸在一次车祸中高位截肢,家中还有一个年幼的妹妹,生活上的重担全部落在了她妈妈身上。当任伟华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带着礼品去高文静家里,看着躺在床上的病人,丫丫学步的孩子,高文静趴在饭桌上在做作业,她妈妈在洗衣服,家里一贫如洗。任伟华感触很大,慰问了病情后,得知她爸爸妈妈不想让高文静上学了,家里的情况,她妈妈是唯一的劳动力,出去干活,没人看她妹妹,没人给她爸爸做饭,只有让高文静辍学回家干家务。任伟华对她爸爸妈妈做了耐心地说服教育,鼓励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最后终于同意让孩子上学。任伟华说,我资助高文静完成学业,农闲时节,高文静的妈妈去公司务工,基本满足生活保障。高文静接过任伟华递上去的红包,眼里满是泪花,一直在说谢谢阿姨,任伟华鼓励她好好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任伟华资助的孩子还有田黄镇瓦曲小学三年级席建茹,田黄镇大刘村患病儿童聂圳宇。

       她倡导的“爱传递心守护--关爱邹东留守儿童”活动每年都在组织延续。每年暑假聘请曲阜师范大学社会实践大学生为留守儿童做指导老师,她提供住宿就餐、培训教室,培训课程,为孩子们进行为期一周的培训。关爱邹东田黄镇、城前镇、香城镇留守儿童60多人,孩子们都亲切地叫她“爱心妈妈”。

       抓好一二三产业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在任伟华的带领下公司发展生态农业种植养殖、果蔬采摘、文化旅游、餐饮住宿、会议培训、科普教育、红色文化、拓展训练、亲子体验、研学旅游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目前自有农业种植基地1000多亩,带动周边农户1500多户,吸纳农村妇女和贫困户260多人参与就业,带动农户年增收2万元以上。    

       在任伟华的带领下,三仙山生态旅游成为当地的品牌,成为农户脱贫致富的依托,成为助力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

四、创业心得

      回首创业历程,有心酸有喜悦。在创业的道路上洒满了汗水和泪水,它是一场耐力的比拼,更是一份坚持的忍耐。既需要雄心勃勃、激情四溢,也需要客观理性和踏实严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做健康农业,绿色食品。秉承实干理念,真诚回报社会,让三仙山变得更加秀美。

走进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