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波:军转干部的家国情怀

王福波,1979年入伍,1981年考入军校,1987年从部队转业后曾在市政工程处、市房管局工作,1988年下海经商至今。山东福汉集团有限公司是王福波历经30年创业创新发展,精心打造的集房地产开发、文化产业、影视传媒、广告制作、酒店餐饮、建筑建材、装修装饰、物业管理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集团企业。公司先后成功开发了明珠商城、岳程明珠、锦绣中华、成盛· 新都汇、菏泽文化城等项目,为改变城市面貌,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鲁西南大地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2015年在多家媒体的报道下王福波的创业创新故事迅速在祖国大地传颂。王福波成为了广大复转军人、下岗再就业人员,机关分流人员、农民工、返乡创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励志的榜样。

那么,王福波是怎样从一个农村娃成长为优秀军官,继而转业下海并做出一番轰轰烈烈事业,成为“双创”榜样的?

有一种追求叫不忘初心

王福波从小生长在农村,艰苦的农村生活环境,磨练了他的意志,铸就了他立志改变家乡的雄心壮志。从学生时代他就明白一个道理: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啥时候都没错。1979年春,对越保卫反击战打响,他义愤填膺,放弃高考,毅然报名参军上前线。凭借刻苦勤奋他顺利考入军校,并接连升迁,发展前途看好。1987年全国百万大裁军,他又响应党的号召,谢绝首长和战友挽留,义无反顾,转业回地方从事经济建设。到地方后,他不甘于机关的清闲,下海经商,成为那个时代吃螃蟹的人。多年以来,王福波坚信一个理,那就是作为一名党员,不论在哪里工作都要心中有党,坚决听党的话,所以他作为民办企业在山东省最先提出建立党支部接受党的领导,是菏泽地区、山东省的第一个建立的私营企业党支部,当时叫菏泽地区博生装饰公司党支部。如今企业大了,党员多了,公司正筹备申请建立集团公司党委,让大家过正常的党组织生活,接受党的教育,并吸纳青年同志入党。用他自己的话说,只有不忘初心,企业才有信仰,才有凝聚力,才能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有一种磨砺叫百折不挠

王福波下海创业30年,捡过破烂,干过装修,做过建筑防水,后又从事房地产开发,一路走来他吃了别人吃不下的苦,受了别人无法承受的累,咽下了别人无法吞下的委屈。下海经商,初试服装销售就领了教训,无奈之下被迫从事捡破烂为生。可刚有起色,就被外地奸商骗走10万元,当时令王福波几近崩溃。后来从事装修,又被当地的地痞流氓强行拉走货物,更有不法之徒持刀砍伤公司员工险些丧命。后又遭遇资金难、拆迁难等无法预料的门槛和困难。但是在困难面前,王福波没有退缩,八年的部队历练,使王福波充满了军人血性。转业回地方,虽然脱下了军装,但军人的血性已深入到他的骨髓里,帮他披荆斩棘,迎风破浪,杀出一条血路。他的手下个个都是拼命三郎,正是有了这样一帮充满血性的团队,才使企业一路过关斩将走向成功彼岸。

有一种奋斗叫脚踏实地

王福波创业30载,不靠一夜暴富,不靠投机钻营,靠着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完成了原始积累。他一年四季没有节假日,唯有大年初一上午是他的假期,因为要到老家看望、走访乡邻亲朋。他正是靠这种实干勤俭作风,硬是从一张废纸,一个酒瓶开始积累,从而实现公司拥有数亿元资产,累计完成税收上亿元的集团公司。

有一种梦想叫家国情怀

王福波的骨子里充满着对祖国的热爱。下海经商后,他把爱祖国和爱家乡有机结合在一起。面对灾区地震,他带头捐款捐物;面对困难群众,他毫不犹豫出手相助。家乡的小学有他捐去的桌椅板凳;家乡的道路,也是他主动出资修建。他说,爱家乡,搞捐赠是实实在在的爱国,家乡发展了,我们的祖国就多了一份荣耀。每一个项目完成后,他总是带头先去完成税款,处处彰显着一名党员、军转干部的家国情怀。

有一种责任叫勇于担当

由于王总名声在外,口碑越来越好,现在正在启动华夏幸福城项目,山东国际信托公司听说后,携巨资与福汉集团合作。

近年来,王福波还主动承担公益事业,关注菏泽发展。菏泽在外创业人士目前已达160万人。这是一笔宝贵资源,如何鼓励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返乡创业,市政府已在全国各大城市建立了20多家返乡创业服务站,那么这些人士回乡后如何创业,与谁联络对接?王福波主动请缨,出资近千万元、提供5000平米楼房,为他们免费提供吃、住、行一条龙服务。目前菏泽市返乡创业服务接待站已成立运营,王福波被市政府任命为菏泽市返乡创业服务接待站站长,配齐了管理人员,目前接待服务工作已拉开序幕,达到了为政府排忧、为返乡游子解难的目的,为此政府给予高度评价,说王福波是一个有社会担当的人。

走进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