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允鹏:挚友陶瓷 一生相伴
任允鹏,山东淄博人,1968年出生于一个陶瓷家庭。现任山东硅元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研究员。
1990年7月毕业于山东轻工业学院(齐鲁工业大学)硅酸盐工程专业。现为山东硅元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兼职教授、硕导,山东省工业设计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中国硅酸盐学会会员,山东省陶瓷特级艺术大师,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长期从事陶瓷技术研究和国瓷设计开发工作,致力于陶瓷科学与艺术的融合,用新技术、新设计、新思想来提升传统陶瓷产业,美化人民生活。
受家庭熏陶,任允鹏自幼喜爱陶瓷。1986年,他考入山东轻工业学院,学习硅酸盐工程专业。1990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获学校优秀毕业设计奖。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山东省硅酸盐研究设计院(后改制为山东硅元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硅酸盐研究设计院以陶瓷研究而著称,任允鹏在此从事从事陶瓷技术研究工作,在前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学习,不断奋进,取得了多项成就。
1995年,任允鹏去日本高砂工业株式会社研修陶瓷技术,期间经历的一件事强化了他对陶瓷事业的热爱和追求。一天上午,中国某陶瓷代表团访问高砂工业株式会社,作为礼物中方代表向日方赠送了陶瓷产品,气氛友好。然而第二天,高砂工业株式会社技术部长渡边找他说,“任先生,你来看看,这是你们中国的陶瓷产品,在日本这是‘不良品’(次品),应该扔掉。作为学习,你应该把它写在你的研修日报里。”周围的几个日本同事哈哈大笑,任允鹏仔细一看,这件产品确有很多缺陷,确实是次品,当时感到非常羞愧。中国是陶瓷古国,历史上的中国陶瓷曾经灿烂辉煌,但现在却被日本人耻笑。当时任允鹏暗下决心,一定要做中国最好的陶瓷、做世界最好的陶瓷。
知耻而后勇,在日本学习技术的日子里,任允鹏更加刻苦努力。回国时,他一半行李是技术资料和样品。归国两年后的1997年,任允鹏被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评为优秀研修生。1998年,任允鹏开始负责硅元公司日用瓷分公司的管理工作,直接负责高石英质国瓷的设计开发生产。
中国陶瓷文化源远流长,瓷器曾绝对领先世界一千多年,为什么现在却跟不上世界的脚步?任允鹏认为,因为中国的现代陶瓷在设计、管理、技术与艺术融合上都存在不足,要改变现状,必须从短板着手。任允鹏是学技术出身,同时又有艺术功底,他的理念很快在分管的部门落地生根。中华龙系列国宴用瓷的横空出世便是最好例证。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任允鹏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陈贻谟,总工程师刘凯民等为钓鱼台国宾馆成功开发了中华龙系列国宴用瓷。这套餐具采用高温快烧釉中彩技术,造型和装饰上选取了中华文化的形象代表龙,色彩雍容华贵,材质则是原创高石英瓷,高石英瓷的刚健气质赋予了中华龙独有的皇家气派。这次技术与艺术的完美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中国当代日用陶瓷设计创新的新风尚。该产品后来进入中南海紫光阁,成为当代国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好评。同年,任允鹏领衔开发的餐具被选送到了中央军委八一大楼使用。至此,山东硅元的高石英瓷成为中国的党政军最高机关用瓷,并被誉为第三代“国瓷”(2009年称为“当代国窑”)。
2012年,任允鹏主持设计开发的新常委杯被中央领导人选用;2013年他被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有突出贡献的陶瓷工作者”荣誉称号;2015年他主持设计的“有凤来仪”系列国宴用瓷在钓鱼台国宾馆重要国事活动中使用。 2017年11月任允鹏为主的设计团队,又为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设计开发了办公用瓷。
多年的实践与学习,任允鹏认为,要做好高档陶瓷,仅有好的材质是远远不够的,就如一块好的布料,如果没有好的设计,没有好的裁缝,不会做出好的服装,同样,高档陶瓷也需要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才好。从陶瓷的装饰设计、器形塑造、材质研究到陶瓷的工艺技术、经营管理,任允鹏带着情怀和使命从事陶瓷事业,关注的已不仅是一件作品或一个项目的得失,而是将视野放大到中国陶瓷的全面复兴,他认为中国陶瓷应融入更多的现代工业设计理念,从产业设计的高度考虑,才能更快地重返世界更美的舞台。
围绕“国瓷”,任允鹏一直致力于科学与设计艺术以及文化的融合,注重用新技术和新设计对传统陶瓷产业的提升,用新技术去实现陶瓷艺术家的创作灵感,用新设计去展示技术之美,器物之美,用科学技术和艺术创作去展示陶瓷的无穷魅力,期望在日用陶瓷和艺术陶瓷中融入更多的技术、艺术以及文化元素,用设计来美化生活、优化生活。他以一颗孜孜以求陶瓷事业发展的赤子之心,对陶瓷这份既古老又极具生命力的人类文化遗产进行提升和发展,为陶瓷事业的发展而努力,为中国陶瓷的再创辉煌而努力。
陶瓷产业设计是面向广大消费者日常生活用瓷而进行的有一定批量的产品和服务设计,区别于手工业时期单件制作的手工艺品创作,产业设计从一开始就强调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强调产品的实用性、艺术性、社会性、经济性、文化性和生态环境性,使它们在设计中得到和谐统一,以满足人们生理与心理双方面的需求。因为注重产业设计,所以对于现代流行的柴烧等一些工艺方法,任允鹏有着独特的见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艺术尝试,这些工艺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但要整个陶瓷行业的振兴与发展,必须将目光转向现代工业设计、产业设计。
为了实践这一理念,经过山东硅元同仁的不断努力,2010年省经信委授予硅元公司“山东省工业设计中心”称号,任允鹏任设计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心一直坚持“创意、创新、创造”的理念和“材美工巧”造物思想的传承。任允鹏要求技术人员要懂一点设计,设计人员要懂一点技术,尤其是日用陶瓷的设计必须将功能性、艺术性、经济性和文化完美融合。
任允鹏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带领团队不断拼搏,2015年公司荣获“中国工业设计十佳创新企业”荣誉称号。在他的带领下正在向更高一级的平台建设迈进,目的只有一个:为中国陶瓷发展做点事儿!
爱学习、善钻研的任允鹏并不是纸上谈兵,他将工业设计应用于日用陶瓷,做好陶瓷产业设计,他推导了设计公式,提出设计是技术、人体工学、美学、社会学、生态学、心理学、哲学、时间、简洁性以及展示方法等要素从功能到形态的函数,公式非常清晰地表达出了诸因素与设计的关系,对设计师的设计起到了引导作用,为智能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用科学技术和艺术创新去展示陶瓷的无穷魅力,用设计思维去驱动陶瓷创新,用科学艺术文化及精益管理去振兴现代中国陶瓷产业。
任允鹏一直不断学习,在陶瓷之路上不断攀登,从技术到工艺美术,从工艺美术到工业设计,围绕陶瓷产业,不断跨界学习实践,每一次跨界都是不小的超越。在带领团队发展的同时他能发现问题、洞察先机、找准方向,并不断寻求突破之路,陶瓷复兴之路。自参加工作以来,任允鹏先技术、后艺术、再设计,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项目十几项,有多项成果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发明奖,多项设计作品全国及省市级评比中获奖,在《中国陶瓷》《中国陶瓷工业》《山东陶瓷》等科技期刊上发表论文40多篇,获发明专利多项,外观设计专利及版权多项。除新常委杯、中华龙系列国宴等国家用瓷外,作品《苹果尊》、星光美钻《水滴瓶》、艺术花釉《梵华净界》系列、茶具《蝴蝶泉》、餐具《金色维也纳》等一系列精品,造型独特,风格清新,设计巧妙。
2003年,任允鹏被山东省轻工行业办公室评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4年被山东理工大学材料学院聘为教授、硕导,2005年被评为淄博市首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6年获淄博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标兵称号,2007年5月被聘为中国陶瓷机械设备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2008年被山东轻工业学院聘为教授、硕导。2009年出版了专著《骨质瓷生产技术》,2010年被评为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2012年执笔起草的《高石英质瓷器》国家和地方标准,获准实施。2013年荣获淄博市劳动模范称号,并当选第五届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评委、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艺术陶瓷委员会常务理事,荣获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有突出贡献的陶瓷工作者”荣誉称号,同年出版了专著《简明陶瓷技艺》,2016年,被评为了山东省特级陶瓷艺术大师。2017年,设计的新常委杯、红茶杯、点心盘等再次被中央重要机关选用。近三十年来,他一直在默默耕耘,一直在为中国陶瓷产业的伟大复兴而努力。